剛剛看完總統候選人辯論大會,可以說是理念和技巧的交鋒啊

在這些交互攻防的過程裡,也看到了不少值得討論的點...

(當然也有許多純嘴砲的過程XD)

我並沒有打算發表我的看法甚至立場

但是,我想提一個被快速帶過而未被注意的細節

 

來源是宋楚瑜先生的結辯,有關一個自稱現代孟母的陳情信

(他今天的表現真的很頗給力,大概是漁翁得利的發展空間吧)

他轉述那號稱為孩子搬過五次家的母親的想法:

現在的孩子,自從進了當代教育體制的學校後,便立刻失去了三樣東西

那就是愛、感恩和感受力

我想這是他今天結論裡最動人的立足點

 

我不禁去思考

這是否是現代無可避免的事實?

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我們必須從小開始將他人踩在腳底下

用否定他人的方法來表現自己的崇高表現

滿分的考卷因著他人的墊底而光榮

滿腦的知識因著他人的無知而充實

滿足的物質因著他人的匱乏而亮麗

......

我們在學校裡從小的比較和競爭,造就了相對的優越感

而自此開始永遠放不下較勁的包袱,為了他人的支持甚至可以不擇手段

 

宋主席拋出這個觀點,不但不只是空泛地許明天的台灣一個好的未來

更是對藍綠間不斷用各種事件的炒作貶抑對方的一個暮鼓晨鐘

我們已經在各種獲勝的成就感中逐漸忘了,怎麼去關心身邊的人、事、物

這是整個台灣普遍的現象,它導致了很多事件的爆發,都只是單單人為的禍害

 

如果不要說得太大,我們回歸到養成這種風氣的學校生活來看

做任何行為前考慮他人的感受,將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是一種基本的愛

從他人得到幫助、建議和指正,而知道反省並感激對方,是一種內心的感恩

在他人努力成果和大自然面前,欣賞並放開心胸享受美,是一種高尚的感受力

還記得高中時我們政府砸了九億多在"有品運動",至今的成效在哪裡我不清楚

但是時常在校園裡還是有各種令人難過和失望的事情發生

為了各種私人的利益和想法,我們是否拋棄了用心去愛的權利、去感恩的胸懷

以及去感受的品味和感動?

 

身在這樣小而美的校園

我其實非常的感動

有許多人花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只為了讓別人的生活更好

有不少人在各種場合各式活動裡表現感激並珍惜的態度

更有人為了去體會生活中的點滴特地放慢腳步用心聆聽

捕捉生活的片刻,以及青春所能經歷的各種活力的特權

這便是一種實踐,而非隨波逐流,盲目度過每天的生命...

 

我們都還有進步空間,還可以更開闊心胸,去接納、去包容

甚至去擁抱,擁抱那一生中美麗的點滴

現代孟母便可以放輕鬆點,因為不管去哪裡

他的兒女都可以在快樂和滿足中成長

而且在長大後成為人群中幸福的泉源

 

我想起昨天聽到的一句話

每個人肩膀上都有一隻小鳥

每天我們都要問問牠,我能不能好好活過今天

假如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後一天,我會不會選擇這樣度日

現在的生活是不是我要的選擇? 結束後是否會有遺憾?

 

如果每個人都心安理得的待人處事

台灣的領導人不會這麼難當

不需要老師教,可以從互相影響做起

學校的教育也再不會扼殺一個孩子的愛、感恩和感受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ySui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